查看原文
其他

「大米创投」专访:如何投中禾赛、云鲸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并伴随式投资?

许璧端 36氪广东 2022-12-29


从保荐人转变为投资人,艾民第一个投中的项目就是「禾赛科技」。

丨许璧端

编辑丨江倩君


今年6月8日,激光雷达独角兽「禾赛科技」宣布完成超过3亿美元的D轮融资,领投方包括高瓴创投、小米集团、美团和中信产业基金。去年4月,「云鲸智能」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源码资本、字节跳动领投。


而在字节、高瓴、源码等大机构投资前,有一家机构已经默默伴随独角兽多年——深圳市前海大米成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米创投”)。



从保荐人到投资者:

赋能创投企业上市之路


「大米创投」创始人艾民是中国第一批保荐代表人,在投资银行工作近二十年,艾民曾保荐了「碧水源」、「欣旺达」、「北玻股份」等企业上市,具有丰富的投资银行及股权投资管理经验。2007年,在券商工作的艾民曾管理深圳首创成长基金,这是艾民最早参与的投资。


在管理深圳首创成长基金(以下简称“首创成长”)的5年里,艾民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人是第一因素,其次是市场要有潜力,第三则是项目在商业模式或技术上要具备核心优势。在艾民看来,投资的核心还是投人,“只要创始人和团队足够优秀,就一定能够找到爆发市场,引进优秀的团队并构筑自己的竞争壁垒。”


艾民将这段经历称为转型投资的“试炼”。


2014年底,正值国内双创浪潮来袭,艾民成为创业大军的一员,创立了「大米创投」,目前管理着三只基金。从保荐人彻底转变为投资者,艾民第一个投中的项目「禾赛科技」就验证了其独到的识人眼光。


「禾赛科技」是艾民在硅谷考察期间接触到的创业项目,专注研发激光传感器。艾民认为,「禾赛科技」的三个创始人的各有所长,他十分看好这支能力互补的团队及其作为核心壁垒的激光技术,决定出手投资。如今,「禾赛科技」已成长为激光雷达的独角兽,对于艾民投资投人的逻辑更是一次清晰的验证。


在艾民看来,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战略并做大做强,是保荐的核心价值。这种伴随式成长的管理理念也延续到了经营「大米创投」上。从产品研发到商业化应用方向,艾民喜欢和创始人一起梳理战略,以期切中天花板更高的行业。


2014年艾民首次接触「禾赛科技」,彼时的「禾赛科技」将激光传感器应用于气体检测领域,投资后艾民与「禾赛科技」一起探索更大成长空间的应用场景,最终「禾赛科技」创始团队决定研发激光雷达,切入自动驾驶领域。随着近年来自动驾驶的爆发,「禾赛科技」的营收也迎来翻倍增长。


“做减法”:

聚焦硬科技赛道,长期跟投好项目


过于专注投人的逻辑也曾让艾民栽过跟头。


在「大米创投」创立初期,从投人的逻辑出发,艾民也曾投资过游戏、旅游消费等领域,缺乏行业聚焦,第一期基金也有过投资失败的案例。


经过复盘反思,工科出身、保荐过众多硬科技项目的艾民开始“做减法”,聚焦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4.0和新能源领域的硬科技早期投资。“投资还是应该专注在自己熟悉的赛道,再考虑投人的逻辑。人的判断是最难的。”


在艾民看来,硬科技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发展“硬科技”已成为国家鼓励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点;另一方面,科创板的推出与完善使得资本市场对科技类投资的退出通道更加畅通。此外,国内需求端的巨大市场也给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之后的第二、三期基金,「大米创投」都明确在“硬科技”赛道,挑选具有爆发力的项目进行投资。艾民认为,企业的爆发点在于产品的市场、成熟度、竞争优势等综合实力,以及创始人对产品和赛道的解读与规划。投前对企业进行考察时艾民也会邀请产业链中的LP或者被投企业一起判断。


在投资「云鲸智能」前,艾民借助生态圈资源判断云鲸智能具有核心壁垒技术,在市场上爆发比较确定,正处于发展的拐点,果断出手投资。经过多年投资实践,「大米创投」硬科技生态圈投资理念和策略得到验证,通过构建产业生态来提升认知,能够在与大机构的竞争中独立思考、不争而争,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谈及「云鲸智能」的投资过程,艾民非常庆幸当初快速出手,“否则后面想进也进不去”。在艾民看来,由于借助生态圈资源提高了认知,因而不需要经过冗长的流程就敢于快速决策。此后,「大米创投」大胆追投两轮,这是艾民在多年投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好项目是超越周期的,遇到好的项目一定要大胆追投。”


「云鲸智能」的发展也最出乎艾民意料,从天使两年多时间快速长成行业独角兽,估值半年内大幅增长十余倍,并拿到了字节、红杉、高瓴和源码的融资。这让艾民开始重视“科技+消费”方向的投资,重点关注2C赛道中具有核心技术壁垒和广阔应用场景的项目。


2019年末,「大米创投」再次出手天使投资了超快速桌面级干衣机项目「木卫智能」,该项目半年内获得知名投资机构的二轮融资,「大米创投」追加投资。「微埃智能」、「触点智能」、「兰洋科技」、「本末科技」等其他天使项目也都快速发展,短期内获得知名投资机构的融资,「大米创投」追加投资。“这类项目具备快速‘爆发’的潜力,未来「大米创投」将更致力于寻找这种高成长的项目,并进行伴随式的投资。”


创投生态圈:

打通政府、高校、产业LP与项目


聚焦硬科技赛道做减法之后,「大米创投」对硬科技项目的把控更加精准,也逐渐形成了硬科技生态圈的投资理念。


「大米创投」引进上市公司作为LP出资,同时让在产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司作为GP参与管理,为已投项目带来硬科技产业资源,具有生态圈构建意愿也成为选择LP时的考量标准。此外,「大米创投」引进政府母基为被投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引进高等院校打通产学研转化渠道;引进众多上市公司协同供应链。


第三期基金“东莞东理大米成长智能制造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东理大米成长基金”)是「大米创投」生态圈投资逻辑的代表作,引进了「欣旺达」、东莞市政府引导基金和东莞理工学院,可以为创业项目带来直接的产学研及人才上的支持,帮助团队避开创业路上的“坑”,同时也为「大米创投」积累早期优质项目来源。围绕创投机构、初创公司、上市公司、大学科研机构构建生态圈,「大米创投」最具想象力的创投生态圈正在形成“飞轮效应”。


借着“东理大米成长基金”,艾民希望与政府、高校共同实现“构建产业生态,培育行业龙头”的愿景。在艾民看来,金融是要有情怀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投资不能仅仅是看到确定性机会加杠杆,还要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大米创投」所背负的使命感。


据艾民介绍,「大米创投」的硬科技生态循环系统已初成。生态圈的打法打通硬科技上下游,市场更加认可「大米创投」背后的资源,愿意为「大米创投」推荐优质项目,最终反哺回「大米创投」。坚固的创投生态圈成为「大米创投」的核心壁垒。


未来,「大米创投」将聚焦深圳和东莞进行投资布局。在艾民看来,这是两个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有着良好产业基础,在这里,“早期项目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参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并分享成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